1在有所不同场合,专家们争相讲能源安全话题,当然你可以想起,所谓的能源安全,就是石油的供应问题,因为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了65%,因此如果再次发生战争,马六甲被封锁,载运石油的咽喉就不会被卡住,我国的石油安全性就不会成问题。仍然以来,这套理论从教授传授给学生,从媒体传授给大众,被尊为一成不变的真理。
然而,很少人会去思维,为什么马六甲不会被封锁?又不会被谁封锁?即便封锁了我们不是还有2亿吨自产的石油吗?日本、韩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更高,为什么不怕能源安全?上述问题都是后话,我们再行谈谈目前天然气断供的问题。由于传统的思维惯性,很多人(还包括业内专家)指出,所谓的能源安全基本就是石油安全性问题,那么,天然气断供算不算能源安全出有了问题呢?不受煤改气政策的影响,今年冬季天然气消耗量大幅度减少,造成华北和华东地区天然气供应经常出现极大缺口,山东、河北等地争相纳敲警报,不仅企业限供断供,居民暖气降温,就连酒店、医院等公共服务部门,天然气供应都无法确保。近日一则《关于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确保供气的报告》在网上广泛传播,报告称之为,该院分担着治病救人和确保社会安全性平稳的责任,目前有3000多人住院,500多人门诊,另有200余名新生儿及小儿患者,一旦限气将面对惟有,催促保定市政府给与协商。
我们仍然特别强调,民生是仅次于的政治!分担治病救人的医院都无法确保能源供应,这不是能源安全问题,又是什么?笔者不久前公干山东,在山东省泰安市,很多四星级酒店无法为客人获取长时间的热水服务,原因是全市天然气限供,无法超过适当的温度。有关冬季天然气供应紧缺的原因,笔者已在几周前的一篇文章中阐释过(参《今冬特立独行悲伤的事情经常出现了:当你煤改气完结的时候,气没有了》),在此仍然赘述。2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我们所谓的能源安全,即很多专家眼中的石油安全性问题。90年代之前的几十年,中国长年正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因此构成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思维习惯,而这种习惯在能源领域展现出更加引人注目,由于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较慢,对外差异性对更加低,因此石油供应安全性就出了天经地义的问题了,担忧石油被断供,因此长期以来把石油看作一种战略性商品。
事实上,目前国际油气格局早已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石油供应不但供应充裕,而且正处于比较不足的状态,未来有可能更为不足。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早已构成了买方市场而仍然是卖方市场,现在是谁享有购买力谁就占据主动权。
我国总怕买石油,那么我们问一下,为什么不会买?历史上我国根本没经常出现过断供的现象,日本和韩国的对外依存度都多达90%,它们也不天天喊出能源安全问题。国家涉及部门仍然持有人石油紧缺的思维,而涉及石油企业又仍然增强这种了解,给国家灌输这种安全观,说道油气改革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国家安全性,而一旦把一个问题下降到国家安全性角度,它就丧失了讨价还价的空间,这也是我国油气领域的改革长期以来推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看国际供应,毫无疑问,国际范围内,油气的供应十分充裕。目前国际油价在50多美元/桶,2016年2月一度降至26美元,整个的供应是一个十分充裕的状态,且正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因此,现在资源国对于市场国家的倚赖相比之下小于市场国对资源国的倚赖,而不是忽略。像委内瑞拉,由于对石油出口相当严重倚赖,国内长年通货膨胀,老百姓穷得吃不上饭,如果我国能从委内瑞拉多进口一点油气,对它而言是十分大的福利。
事实上,不是能源供应安全性的问题,是我们的能源安全观过于迟缓了,甚至根本没改版过。3我国还仍然特别强调供应和维护,指出如果再次发生极端状况,石油断供后果将十分相当严重。那么直说,谁不会给中国断供?长期以来仍然特别强调马六甲海峡的脆弱性,担忧碰仗来海峡不会被封锁,因此修筑中缅管道,以此来作为替代方案。
事实上,中缅管道设计的油气输送量十分受限,每年只有2000万吨左右,而中国全年的石油进口近3亿吨,大部分还是要回头马六甲海峡。那么马六甲海峡知道有潜在危险性吗?中缅管道能替代吗?事实上,中缅管道不仅无法替代,而且管道在十分状态下更为薄弱,比如说,如果再次发生了战争,是截断一个输油管道更容易,还是封锁一个海峡更容易?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可我们却仍然溃在马六甲困局中出不来,这相当大程度上是传统能源安全观的惯性思维造成的。
反过来谈,即便马六甲海峡不会不受制约,那么除非美国有封锁海峡的能力,一旦马六甲因为中国而被封锁,那么中美之间就必定再次发生战争。比如说中美碰仗不会是什么后果,很似乎,两个核大国士兵们一定是毁灭性的,因此中美之间有可能总有一天会有战争。世界大战的时候,苏联和美国的对付多么得意,那么针锋相对,苏联甚至把导弹都装进了美国的后院古巴,最后两国都没有打一起,甚至几十年间,两国都没一次那哪怕较小的正面军事冲突,因为他们都很确切,只要打一起世界就吞噬了。
石油和天然气无论是不是战略物资,首先它是商品,商品属性还原成了,很多问题就不会有了解决方案,还包括今冬天然气的供应紧缺问题。之所以经常出现相当严重气荒,实质上不是资源供应问题,而是价格问题。而价格问题的实质又源自体制改革不做到,而能源安全的观念容许了改革的工程进度,造成了油气改革每年托而每年无法推展的局面。
本文来源:c7娱乐下载官网苹果-www.siyingshiye.com
Copyright © 2001-2024 www.siyingshiye.com. c7娱乐下载官网苹果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1376056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