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锂离子电池主要依赖锂离子在负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往映射和脱嵌:电池时,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映射负极,负极正处于富锂状态;静电时则忽略。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宽循环寿命使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获取能量存储中占有优势。与易燃液态有机电解质比起,全固态锂离子电解质具备较为低的安全性。
然而,液体电解质电池的众多挑战是在电解质和活性材料之间构成平稳的离子导电界面。【成果概述】近日,弗吉尼亚大学GaryM.KoenigJr(通讯作者)团队研究和密切相关了用作高压活性阴极材料LiMn1.5Ni0.5O4(LMNO)和电解质Li1+xAlxGe2-x(PO4)3(LAGP)的固态电极-电解质。温度增高的期间,在由LMNO和LAGP的混合物构成的压片上展开原位X射线散射测量,以确认在LMNO和LAGP界面处构成的产物材料及其构成的温度。
找到在600℃以上时,构成了与LiMnPO4完全一致的材料。用扫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对界面处产物材料的形貌和元素构成展开光学,并对LMNO涂覆的LAGP电解质颗粒半电池展开电化学密切相关。
尽管Li/LAGP/LMNO电池的电压很高,但是界面相的厚度较小,造成了较高的电化学电阻。涉及成果以为题“Hightemperatureelectrode-electrolyteinterfaceformationbetweenLiMn1.5Ni0.5O4andLi.4Al0.4Ge1.6(PO4)3”公开发表在了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上。
本文来源:c7娱乐下载官网苹果-www.siyingshiye.com
Copyright © 2001-2024 www.siyingshiye.com. c7娱乐下载官网苹果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13760564号-4